奥古拉斯豫剧资讯网
首页 > 豫剧知识 > 豫剧的音乐特色

豫剧的音乐特色

豫剧的音乐属于梆子声腔系统,是板腔体式。据清朝李绿园于乾隆四十二年(1777年)成书的《歧路灯》和乾隆五十三年(1788)《杞县志》所记载,当时本地梆子戏已在开封、杞县一带盛行,并曾与罗戏、卷戏合班演出,又被称为梆罗卷。根据艺人们相传,豫剧最早的传授者为蒋门、徐门两家;蒋门在开封南面的朱仙镇,徐门在开封东面的清河集,也都曾办过科班。

豫剧在其发展过程中,由于受到各地语音和民间音乐等因素的影响,在音乐上形成了带有区域性的不同风格的艺术流派。即以开封为中心的祥符调;以商丘为中心的豫东调;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调(又称西府调);形成于豫南沙河一带的沙河调。其中祥府调、沙河调,从唱腔的板式结构、调式、旋律、节奏、句法组成和语音等方面看,都和豫东调比较近似,故统称豫东调。

因此今豫剧唱腔韵,一般分为豫东调与豫西调。因此今豫剧唱腔音乐,一般分为豫东调与豫西调各自具有显著特色流派。豫东调唱腔主音为5,以中州音韵和商丘、开封的语音为基础,在传统演唱中多用假嗓(二本腔),声音高细,花腔较多,具有激昂、豪放、明朗、花俏的特点,豫西调唱腔主音为1,以中州音韵和洛阳语音为基础,在传统演唱中多用真嗓(大本腔),声大腔圆,寒韵(哭腔)较多,具粗犷、浑厚、悲壮、深沉的特点。

这两大腔系在豫剧早期发展过程中,是各吹各的号,各唱各的调。30年始有了交流。建国后,清除门户之见,相互交流,相互学习,取长补短,融会贯通。以上是过去按其流布的不同地区,有豫东调、享福调、沙河调、豫西调的传统分类;另外也有按其唱腔音乐在演唱音区的不同,而将前面三类统归豫东调,俗称上五音。与这些相对应的是演唱的音区较低的豫西调,俗称下五音。

标签:

猜你喜欢

在哪里下载豫剧视频 豫剧名家刘晓燕
刘晓燕,1966年生于河南省永城市,国家一级演员、中员、大专学历。1985年毕业于河南平顶山市戏曲学校,现任平顶山市豫剧团副团长,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、河南...
豫剧电影版包青天全集 豫剧名家关灵凤
关灵凤(1932年――)旦行女演员。原名关二风,河北省南宫县人。自幼家中贫困,随父母逃荒至西安,1942年考入樊粹庭先生创建的西安狮吼儿童剧团,师从常警惕...
豫剧朝阳沟全部唱段 豫剧名家任
任,男,豫剧丑角。河南温县人。他嗓音纯净、明亮,高、中、低音俱佳,富有韵味。演唱奔放激昂、独具特色,表演幽默含蓄、细腻、生动深刻。尤以演喜剧见长,可塑性强...
豫剧全场戏大全469场 豫剧名家介绍
从十六年(1927)起,京剧界首先吹起流派风,以表演者姓名当作流派的标记,正象征着个人的表演风格已经成为传统戏曲界的楷模。无论是剧评家、表演家、剧作家、戏...

强力推荐